厨房里也有远方!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“诗词早餐”

2024-3-14 8:44:07 新闻来源:第一科技网

首首古诗,有画面有意境;顿顿早餐,有热爱有期待。

把早餐做成诗,开启充满元气的一天——太原市第二外国语中学语文教师赵婧的朋友圈吸引了众多粉丝。她说:“和儿子一起制作古诗早餐,可以让我们在亲子陪伴中,更加热爱生活。心存美好,即便面对困难,也会有十足的底气。”

一餐饭

成就一堂好课

面条做的白色“瀑布”从西兰花做的“山”中飞流而下,仿佛银河落入人间,站在坚果做成的“小山”上,“李白”遥望前方,若有所思。在青绿色的盘子中,古诗早餐《望庐山瀑布》充满了令人回味的意境,精致有趣。春季开学后,春天主题的诗词早餐上桌了:《江畔独步寻花·其五》里那“深红”与“浅红”,《春夜喜雨》里的“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”,惊艳了春日的早晨……

食材与构图巧妙搭配,画面与意境完美融合,这便是赵婧与儿子一起构思制作的古诗早餐。

在最初做古诗早餐时,“猜猜今天的古诗要用到什么食材?”成为赵婧和儿子之间非常有趣的猜谜游戏。做《江雪》早餐时,赵婧努力还原了“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”的意境,但是在做“孤舟蓑笠翁”时,不知道该用什么食材来表现“蓑衣”,母子二人后来想到了猕猴桃皮,做出来果然很逼真。儿子猜谜的兴趣大增,学习古诗的兴趣也随之增加。

构思《绝句》早餐时,赵婧不是将“两个黄鹂”“一行白鹭”具象化,而是突出了“窗含西岭千秋雪”的“窗”,“我理解,这首诗是诗人站在窗前看到的景象,并抒发情感,所以,我用面包片做了一个‘窗’,所有的景物和想象放入‘窗’内,站在这个视角,更能感同身受作者的情感变化。”就在前几天,孩子还在回味思考这顿早餐:“妈妈,这个‘窗’是怎么做出来的?”

在制作古诗早餐的亲子互动中,赵婧发现,孩子越来越爱主动思考,对古诗的理解也渐渐深刻,审美不断提升,感受情感的能力也有所增强。

生活处处是课堂。教育的发生,就在生活的点滴之中。

一朵云

推动另一朵云

“我自己本身很爱玩儿,最初,就是抱着好玩的心态来做诗词早餐的,是‘我想做什么’,而不是‘我想为孩子做什么’。”也正因为这种发自内心的喜欢,赵婧一直坚持着。

自2017年儿子出生后,赵婧就在儿子的餐食上动起了脑筋。最初,赵婧制作的早餐是以卡通小动物为主,用食材制作的叮当猫、章鱼、小狗、雄鹰、蚂蚁等,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,充分满足了儿子的好奇心,这种有趣的亲子互动方式也让赵婧非常享受。

2020年2月,赵婧开始为不满3岁的儿子进行古诗启蒙。“有一次和他商量第二天想吃什么卡通‘小动物’时,他说吃《咏鹅》。于是,第一盘古诗早餐《咏鹅》就诞生了。”赵婧说。此后,古